你的位置:欧陆注册 > 关于欧陆注册 >

莫高窟10个窟主要看点:晚唐16-17, 五代61,初唐96,盛唐103,盛唐148,西魏249,北魏257,初唐328,隋420,北周428

发布日期:2024-07-22 05:18    点击次数:182

一文带你了解莫高窟10个窟原创 万图路 万图路 2024-01-23 18:01 上海

图片

本文共4889字|预计阅读8分钟

如果你想问,你在莫高窟能看到什么?那答案可能是……

一间小小的影窟因为发现了五万多卷文物而震惊世界,而其背后的壁画里,一千多年前的菩提树上居然挎着LV同款包包?

一铺壁画要精细到什么地步,才能让千年后的梁思成和林徽因立刻出发,去找此前从未见过的佛光寺祖师塔——《五台山图》里藏着答案。

什么?!12星座竟然“穿越”到莫高窟壁画里了!五代时期壁画上的黄道十二宫图,现在依然能看得清清楚楚,快来莫高窟找找你的星座!

还有那一千四百多岁的永葆青春的菩萨、那代表古代游泳的莫高窟奥运宣传画、那出现在无数丝巾上的三兔藻井、那成为敦煌艺术标志的姿态优美的飞天们……

这篇文章,万图路精选了莫高窟的10个洞窟,希望在开启敦煌的旅程前,能和您一起认识莫高窟。

人类敦煌,千年莫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仅以此文献给

每一个想要走进莫高窟的人。

图片

以下对10个洞窟的主要看点做简要总结。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敦煌研究院。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晚唐

洞窟形制:覆斗顶型(17窟)

主要看点:藏经洞

第16窟是河西都僧统(僧界最高领袖)洪辩的功德窟。主室非常宽敞,是莫高窟现存最大的洞窟之一。马蹄形佛坛上的佛像均为清代重塑。四壁上最早的绘画为晚唐作品,现在表面被北宋(或西夏)的绿底千佛所覆盖。窟顶可以看到西夏时期的浮塑贴金四龙团凤藻井,这种以凤为中心的构图在西夏比较常见。16窟前的木构建筑叫“三层楼”,是道士王圆箓于1906年主持修建的。

第17窟是16窟甬道北侧的一个影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藏经洞”,于1900年被莫高窟的王圆箓道士发现,空间非常小但却藏有5万多件佛教经卷等文物。17窟的洞窟平面近似方形,属于覆斗形顶。长方形的禅床上端坐着洪辩塑像,这是莫高窟少有的以真人为原型的塑像;洪辩像身后的北壁上是晚唐的画作,西侧的菩提树下画了一位侍女,树间挂的挎包曾经引起热议,有人甚至找到了LV同款;东侧树下画了一位持纨扇的比丘尼,树间挂一水壶;西壁嵌有一座洪辩告身碑。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五代

洞窟形制:覆斗顶型

主要看点:西壁《五台山图》

第61窟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在十世纪中期开凿的功德窟,是莫高窟大型洞窟之一,形制和第16窟几乎相同。

这个窟最出名的是西壁的《五台山图》,这幅高3.6米,长度超13米的五台山图是为了配合原来的主尊,文殊菩萨,而绘制了其道场,是莫高窟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幅壁画,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形象地图。当年梁思成夫妇就是在此图中看到大佛光寺和一座以前未曾见过的亭阁式宝塔,才亲自去五台山寻找,从而找到佛光寺祖师塔,足可见《五台山图》绘画之精细。

其余三壁用了33幅相连的屏风,画了128个佛传故事,全画总长28.7米,创下敦煌壁画的佛传故事之最。三壁下方有49身曹氏家族供养人,南侧第三身是窟主的妻子翟氏;最华丽的一身则是东壁北侧曹元忠的儿媳,于阗公主李氏。

你还可以在61窟南壁的《炽盛光佛陀罗尼经变》里看到敦煌壁画中仅有的黄道十二宫形象。每一宫用圆形表示,南北两壁的圆圈里分别画有:金牛宫、室女宫、白羊宫、摩羯宫、天秤宫,双子宫,巨蟹宫,天蝎宫,双鱼宫,狮子宫、宝瓶宫、人马宫等等——你可以找找你的星座。

第61窟修建时破坏了两个隋代洞窟,它们分别位于甬道东部的南、北两侧,现在甬道东端抬头可见此二窟残存的部分。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初唐

主要看点:敦煌北大像——九层楼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里面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造像——高35.5米的敦煌第一大像,俗称“北大像”。佛像头大身小,但是仰望时比例刚刚好,这是唐代工匠巧妙地利用视觉误差让佛像看起来更加威严。虽然佛像的色彩是后来重绘的,但造像技巧令人佩服。

参观的时候只能在正面看大佛,只有农历四月初八佛诞节那一天,可以环绕一周礼佛,九层楼前也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洞窟外依山崖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而之所以在大佛外造窟檐,是因为开建石窟时佛像超出了崖壁顶部,只能采取这种保护措施。最初只修了四层重檐,楼顶曾经坍塌,佛像大半张脸都露在外面,历代增建才变为如今的九层楼。

1999年,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逐层发现了清、元、西夏的地面,最后发现了唐最初的佛殿遗迹,在当时地面的1米以下,由此佛像的真实身高也“长高”了1米。如今走进窟内你还能看到地面上展示的各个年代的地砖层。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盛唐

洞窟形制:覆斗顶型

主要看点:东壁《维摩诘经变图》

第103窟面积很小,通常被列为调节窟,此窟最大的看点就在进门转身的东壁。东壁画面以“品字形”排列,窟门上方是“佛国品”的内容,北侧是文殊菩萨,南侧是维摩诘。

佛经记载,维摩诘是个神通广大、能言善辩的居士,经常称病,借人来探望的机会与之辩论佛法。普通弟子纷纷退缩、只有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才能招架,《维摩诘经变图》描述的就是这个经典的对谈画面。

这个场景在佛教石窟里并不少见,莫高窟第220、335、420窟,炳灵寺第169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都有同样题材,但是只有莫高窟第103窟的这一铺被公认为神作。壁画的线描功底深厚,其流动又有力的气韵被认为能窥见唐人画家吴道子的画风。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盛唐

洞窟形制:纵券顶

主要看点:西壁《涅槃经变图》、涅槃佛塑像

第148窟是敦煌的世家大族李太宾家族在唐776年修建的一个大型涅槃窟,与莫高窟第331、332窟同为李家“家窟”。洞窟中央塑有一尊庞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14.40米,是莫高窟第二大涅槃像。右胁侧卧的形象是表现释迦牟尼湿槃时的姿态,其身后是弟子们的举哀像,虽然经过清代改塑重装已经严重变味。

他们身后是一铺横贯三壁的巨幅连环式涅槃经变画,总长23米,绘有66个情节,出场五百多个人物与动物,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一幅涅槃经变。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描绘出释迦牟尼佛入灭前后的历史和神话故事片断,你可以通过这组“连环画”了解释迦牟尼涅槃后的肉身去向,包括出殡、火化、分舍利、建佛塔等。

窟顶保留盛唐时的千佛,依然色彩鲜亮,但第148窟的其他经变画,如主室东壁的“药师经变”、南壁的“弥勒经变”,人物大多变黑,可以搜索万庚育先生的复原作品来看原貌。如果想看更原汁原味的唐代涅槃,第158窟(特窟)能让你大开眼界。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西魏

洞窟形制:覆斗顶型

主要看点:覆斗顶壁画

第249窟是莫高窟为数不多的早期石窟,开凿于西魏,莫高窟现存的9个西魏石窟中就以第249、285窟最具代表性。

窟顶西披正中画着一个立于大海中的阿修罗,身后是须弥山,山上的宫城则是帝释天的居处“忉利天宫”,这是完全的佛教题材。窟顶南北披分别画有乘着凤辇和龙车的仙人,一般认为出自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一对主神:东王公,西王母。第249窟画有大量中国传统神话和道教题材,比如南北西披的人首虎身,还有西披的风、雨、雷、电四神。洞窟的东南北披上有中国传统的四位方位神,青龙(东方之神),白虎(西方之神),朱雀(南方之神),玄武(北方之神)。他们原本都是远古氏族的图腾形象,到后来成为了道教的护卫之神,在洞窟里奔驰腾跃,守护四方。

窟中间绘有一铺说法图,勾线粗犷,敷彩浓重,充满西域风格。抬头看到的这方覆斗顶完美诠释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窟顶有绘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和佛教题材,是早期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一种反映。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北魏

洞窟形制:中心塔柱式

主要看点:西壁《鹿王本生图》

第257窟中最出名的是西壁上的这组壁画《鹿王本生图》,上海美术制片厂曾将它制作成动画片,可谓家喻户晓。这个25分钟的故事在现场其实只用了不到4米的篇幅,讲述的是释加牟尼的前世作为九色鹿王惩治恶人的故事。《鹿王本生图》不仅故事情节感人,人物造型生动,而且画面构图继承了汉画像石的横卷式,紧凑而有装饰性,是非常动人的连环画。

第257窟的窟型十分独特,前部为汉地常见的人字形坡顶,后部为平棋顶,中心有塔柱,被认为是印度石窟文化在中国过渡时期的代表之作。中心塔柱的佛像是北魏时期的原作,面目已经损毁,但是色彩依然艳丽,佛龛上部的龛楣让人联想到印度的帷幔束帛。龛外右侧保有莫高窟现存唯一一身北朝天王彩塑,这尊天王形象憨厚,服饰接近印度贵族。

窟顶左上角的蓝色平棋方格里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游泳图”,四个裸体童子在碧绿的水池中围绕一朵大莲花追逐嬉戏,周围有水草缠绕点缀,表现了佛国世界莲花海中自由快乐的生活。在敦煌壁画中,裸体人物较为罕见,这样畅游的泳姿更是仅见于此,所以此图曾被选为代表古代游泳的莫高窟奥运宣传画。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初,329

洞窟形制:覆斗顶型

主要看点:西壁彩塑群像

在莫高窟现存的两千多身彩塑中,各个时代保留的雕塑原作仅有一百四十余身,其余大都经过后代重绘或重塑。第328窟西壁佛龛内的群像,均为唐代原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此窟的参观重点,可以说是除了第45窟(特窟)之外,目前可以看到的最好的一组。

佛教艺术发展到唐代,已经走向世俗化、人文化,出现了大量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第328窟的唐代彩塑反映出繁荣开放的大唐气象。

西壁佛龛中的释迦牟尼像造型丰润,神情威严端庄,两眼俯视,给人一种亲切感。他的左侧是十大弟子之首的迦叶,他因为少欲知足被称为“头陀第一”,这身塑像双手合十,双眉紧缩,表现出一位老年高僧庄严虔敬的神情;右侧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难,他19岁皈依佛门,侍佛25年,是十大弟子中最年轻的,因为多闻佛法长于记忆,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经开头往往出现的“如是我闻”就是他的记录。

佛龛外侧为三身供养菩萨,体态修长,气质端庄典雅,造型严谨细致。原本龛内还有一身最美的供养菩萨,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后存于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隋

洞窟形制:覆斗顶型

主要看点:三壁三龛,三兔藻井

第420窟开凿于国力渐盛的隋代中期。敦煌隋代石窟中的塑像,残失及重修后失去原貌的甚多,但第420窟塑像一尊不失,且设计精密,塑绘精致,你能明显感觉出趋于华丽的色彩和装饰,在隋代众多洞窟中罕有其匹。

420窟里“三壁三龛”的窟型十分少见。主龛是一个外方内券的双层龛,这是隋代出现的新形式。龛内塑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与南北两龛内的一佛二菩萨两组像共同组成了“三世佛”,造型比例有着隋代独特的方头、长颈。

主龛是释迦牟尼佛,靠近佛两侧的是弟子阿难和迦叶。阿难虽然面部已全部变黑,但圆圆的脸蛋面露稚气,样子虔诚可爱,给人以青春的活力。迦叶则是四处化缘讲经的苦行僧,脸上布满皱纹,眉头紧缩在一起,胸部袒露,肋骨清晰可见,身上色彩明快的袈裟更是衬托了这一悲苦的形象。

靠近阿难的一身菩萨,面部光泽如新,经历了一千四百年的岁月,她脸上的颜色仍无丝毫退色变色,实为罕见,有人称其为“永葆青春的菩萨”。第420窟的壁画,除四壁下方的供养菩萨、供养人为宋代重绘外,大致都保存隋代原貌。窟中壁画内容丰富,而且布局井然有序。

第420窟顶部的藻井中央井心是一朵圆轮状倒挂双层大莲花,其中三兔图案只画出三只兔耳,似乎将三只奔跑中的兔子合成一个相互追逐的圆形纹样。这个神秘的图案却也同样出现在了法国13世纪的教堂天花板上、埃及和叙利亚12世纪的陶瓷碎片上、伊朗12世纪的铜盘、英国16世纪的古堡花窗上,还有,21世纪敦煌无处不在的丝巾上。

图片

图片

开凿时代:北周

洞窟形制:中心塔柱式

主要看点:东壁南侧佛本生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第428窟是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浓郁的异城风情。西壁北侧有一铺莫高窟最早的涅槃图,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娑罗双树下安详入灭的场景。这幅图中横卧的释迦佛,既不是犍陀罗的右手支卧状,也不同于后来的右胁而卧,而是受中原影响的半卧式。

428窟也是敦煌石窟里影塑最多的一个,在壁画和顶部之间是五排影塑干佛,实际数量的确达到了1485身。此窟也是敦煌石窟中供养人最多的洞窟,绘有约一千二百身供养人画像,仔细观察,他们的性别穿着各不相同,由这些画像可知这座洞窟是北周时期河西地区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典范。另外,中心柱龛外以圣树(佛陀降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苦提树下、涅槃于桫椤树下、弟子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来装饰,这样的手法在莫高窟仅此一例。

428窟的参观重点是东壁连环画式的佛本生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须达拏广行布施。“本生”描述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所做的众多善行故事。画面采用三段式横卷,情节自上面下,是“S”形走向展开,用一座座山峦分割场景。画风明显更接近中原,同样的差异你可以在榆林窟第9窟看到。

图片

图片

河西走廊18河西走廊 · 目录上一篇“花和尚”鸠摩罗什下一篇旅图计划丨「早鸟优惠」来袭~河西走廊路线重磅上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